新华社、央广网推介|石鼓区人民街道:“邻”品牌让居民群众倍感温馨
2023-07-14 22:41:24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新华社 | 编辑:李霞 | 作者:胡建军 谢俊芳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51664

“每天早上,我们一帮左邻右舍老伙计就会在家门口的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、聊家常,吃过饭后再到社区专门提供的场所拉琴练戏。我觉得这样的日子确实有滋有味。”近日,在湖南衡阳市石鼓区人民街道蒸阳社区马王巷自治小区内,73岁的居民曾德莲表示对自己所住的社区很满意。

自人民街道于2022年成为湖南省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以来,在市、区两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,该区完善了以社区为平台,社会组织为载体,社工、社区志愿者、社会慈善资源为支撑的“五社联动”机制,下辖的4个社区立足自身优势,链接各种资源,让居民群众倍感温馨,形成了“邻治”“邻和”“邻助”“邻乐”等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治理经验。

突出综合治理 打造“邻治”社区

“经过改造后,之前小区内坑坑洼洼路面变得平坦宽敞,蜘蛛网般的电线全部入地,实在没想到小区能变得现在这么漂亮!”说起赤帝巷小区的种种变化,居民们纷纷感叹。

人民街道人民路社区管辖的赤帝巷小区,建于20世纪70年代。改造前小区内大量的违章搭建、垃圾乱扔、车辆乱停……一件件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,让生活在这里的180余户居民怨声载道。

面对社区居民的“急难愁盼”,人民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,人民路社区党总支以打造“邻治”社区为目标,聚焦老旧小区治理难题,积极开展改造工作,让居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。

“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;民有所求,我有所为。”人民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周春红介绍,社区成立了小区党支部和小区业委会2个组织,通过找党员、建组织、明定位、优服务、强自治的“五步工作法”,推动小区治理精细化,实现治理效能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。

突出平安和谐 打造“邻和”社区

“大家都是左邻右舍,有什么事都好商量……”今年3月,湘北社区所辖的醉美平安苑小区内,2名居民因抢占停车位问题引发口角,一时充满“火药味”。很快,社区民警、网格工作人员、志愿者先后到场劝解,2名居民很快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不当,主动互相道歉,小矛盾很快得到调解。

如何打造邻里和睦的社区?湘北社区党总支书记刘辉菊介绍,社区组建了矛盾纠纷调解、环境卫生整治、治安巡逻等多支队伍,实现了居民有问题随时反映,社区第一时间就能解决。

据了解,人民街道成为服务创新实验区以来,社区社会组织队伍由原来的17支增至40支,社区志愿者由原来的4275人增至6339人,社会慈善资源由48家增至141家,截至目前已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千余起。

突出人本情怀 打造“邻助”社区

每日清晨,一批身着红马甲的“衡阳群众”志愿者就会前往菜市场,帮助行动不便的高龄独居老人、残疾人朋友,精心挑选新鲜的蔬菜。上午,在向阳社区残疾人日间照料站,数十名残障人士围坐在一起,认真制作手工布艺花。下午,聆音康复中心的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,这里的听障儿童正向老师和家长展示他们的康复成果……在人民街道,这样的温馨场景处处可见。

人民街道坐落于老城区中心地段,是城区最早的街道之一,辖区实有人口27457人,其中65周岁以上老年人数量约占总人口的18%,还有数量不少的残疾人。

“如何让老年朋友安享晚年,如何帮助残疾人朋友找到生活自信……”向阳社区党总支书记黄强表示,向阳社区以“五社联动”为纽带,大力开展“一人一日一周一月”陪伴同行助老、助残服务等活动。

突出文化建设 打造“邻乐”社区

“每天大家一起到这看看书、唱唱歌、下下象棋,感觉这日子特别惬意。”为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,蒸阳社区依托红色文苑和养老服务中心,打造文化养老新模式,让养老变“享老”。

蒸阳社区党总支书记黄小艳介绍,社区红色文苑和养老服务中心设有文体活动室、书画室、图书阅览室、心理咨询室等,可满足辖区老年人日常康养娱乐需求。

蒸阳社区居民群众在红色文苑练习毛笔字(人民街道 供图)

衡阳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人民街道作为湖南省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,积极探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,立足4个社区实际,聚焦社区特色需求,坚定不移推行“一社区一品牌”战略,发挥五社联动治理效益,持续深化打造“邻治”(参与事务)、“邻和”(社区调解)、“邻助”(助残助老)、“邻乐”(康体文娱)等品牌,其创新治理经验值得推广。

责编:李霞

来源:新华社

要闻
头条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